魯特琴(Lute)介紹:
魯特琴這種歐洲撥弦樂器外形呈橢圓,鼓背短項,共鳴板扁平,板上有一個圓形音孔,琴頭與琴身將近成九十度彎曲.
魯特琴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最具風靡的家庭獨奏樂器.他的源起與名稱來自於阿拉伯人的”Alud”, 約在9-10世紀間經由回教徒傳入歐洲, 阿拉伯文ud原意為木頭,這種梨型的撥絃樂器,與中國的琵琶,乃至日本的比瓦(biwa),都有來自西亞的源頭,中世紀的魯特僅有五組複絃,是以羽毛製成的撥子彈奏,因此,大都是以合奏的方式演奏舞曲或做歌曲的伴奏.
魯特琴(Lute; Laute; Laud)中文又叫詩琴,有4 - 11弦,全長僅50公分,13世紀出現比維拉琴(Vihuela),構造上有別於魯特琴,算是魯特琴的進化,在18世紀,阿拉伯人把原來的魯特琴修改為曼陀鈴(Mandolina,有6 - 8弦).
早期的魯特琴,最早可追溯到1270年,魯特琴無論在外型,演奏技法,乃至於音樂都與阿拉伯的祖先十分接近, 直到15世紀末, 歐洲的魯特琴才有他特有的發展,主要是由於技法的改變, 人們開始使用手指彈奏, 因此多聲部作品得以在魯特上演奏, 並新增了第六絃組, 外型顯得修長而優雅, 之前魯特琴常常用昂貴的材料製作,尺寸不一,做工精致.標准的魯特琴是梨形的,它有一根單弦,五組複弦,調音為G-c-f-a-d’-g’琴頸上有琴格,弦鈕箱向後彎成直角.在魯特琴上可以演奏和絃、旋律、各式各樣的裝飾音,甚至對位樂曲,它是用作伴奏歌唱的獨奏樂器,也可用於重奏中,技藝嫻熟的演奏者可以奏出多姿多采的效果,使得魯特琴的演化進入完美的成熟期, 造就出將近150年魯特琴鼎盛的黃金歲月.
魯特琴為何如此吸引當時的人,輕巧可攜帶,比鍵盤樂器便宜而容易保養,用途極廣,可用來彈奏舞曲,流行的旋律,甚至複音的聲樂曲,伴奏歌曲,並且很快的產生了專屬於他的獨奏曲目,魯特琴最令人著迷的是其銀鈴般的音色,六絃組的設計,非常類似現代的吉他,但聲音卻相當不一樣.
16世紀末期,主流的音樂風格有了重要的變化,單音樂曲(monody)的形式,歌劇的誕生,魯特琴也隨之有一些新的演進與實驗,第七組低音弦加上,然後第八組,第九組,最後可加到十四組.
在魯特琴漫長的歷史中, 根據估計,約有25000首巴洛克魯特琴作品,這僅只是以六線譜記譜的曲子,不包括以一般記譜法的作品,魯特琴已見證了連串作曲的黃金歲月,16世紀中期,西班牙也產生的一派優秀的作曲家,所不同的是他們演奏的是比維拉琴,像吉他形狀的魯特琴,關於為什麼在魯特琴流行全歐時,西班牙卻獨鍾比維拉琴,眾說紛紜,不過應與其獨特的文化歷史背景有關.
13弦魯特琴
後續:
這種西元前兩千年就出現的樂器,在西方音樂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在英國文學作品中魯特琴經常被提到,例如大文豪莎士比亞的作品就經常出現它的蹤跡,巴哈也曾為魯特琴創作過四首組曲以及兩首賦格,在著名的約翰受難曲中,巴哈也使用到這種樂器,魯特琴的外型像切一半的西洋梨,它與小提琴等現代弦樂器不同之處,由於沒有琴橋,因此弦的張力較鬆馳.琴頸與弦庫、弦軫部份呈九十度的轉折,是魯特琴造型最特殊的地方.它的基礎弦為A、D、F三個音,音域兩個八度共六個音,每個音皆為複弦,因此最常見到的魯特琴為十二弦.
魯特琴的進化:
最初為五組複弦, 第七組低音絃加上, 然後第八組, 第九組, 最後可加到十四組.
魯特琴的調弦依時代而有所不同,十六世紀的魯特琴大多是基本的六弦,另外或許會再加二至三條低音弦,而十七世紀以後的魯特琴則多達十三弦以上, 魯特琴到了十八世紀時,仍深受歡迎,且擁有大量的獨奏曲.
曼陀鈴(Mandolin): 全長約 40公分 , 弦有四對複弦,四組弦的定音和小提琴是一樣的,也就是GDAE,調音法與小提琴相同,採取五度間隔,但琴桿有類似吉他的指板,學習容易,因為要使用義甲或彈片(Pick)彈奏,所以屬於旋律樂器,以震音方式保持音響的持續,音色清脆嘹亮,與提琴一樣,也依體積大小分為曼陀鈴琴、中曼陀鈴琴、低音曼陀鈴琴.
曼陀鈴的類型
義大利曼陀鈴(Blowback mandolins,圓背傳統型)
比維拉琴(Vihuela): 魯特琴通過埃及、波斯、阿拉伯半島,在公元 8世紀左右傳到西班牙,被改進並重新命名為Chrotta(意為「四弦」),後來演變為比維拉琴(Vihuela)--與吉他有最親近血緣關係的樂器.
留言列表